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数据安全监测溯源防护体系建设成果及展望

2025-04-07
 

来源:BanTech智库

作者:中国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上海技术部

 

一、背景与现状

当前规模化用数、“普惠”用数、跨机构共享用数日益旺盛,在保障数据要素发挥价值的同时,有效管控用数行为,防止因数据泄露、滥用、非授权访问等问题引起的数据安全风险,已成为数据安全防控的重要一环,用数行为不透明、数据泄露溯源难等问题日趋突出。

为解决上述问题,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对标《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建设完备的分类分级安全体系,并结合全行发展战略,推出企业级数据安全技术平台。通过前期建设具备较为完备的数据识别、数据控权、数据脱敏、数据水印等基础能力,已构建“数据驱动安全”的主动防护体系和体系化的数据安全监测响应和溯源机制(如图1所示)。形成“零信任”数据安全网关,建立统一的数据访问、分发的出入口,扼守风险暴露的“咽喉”。完善用数赋智安全体系,对标监管要求,加强用数行为的记录,强化事中风险监测能力,形成数据安全的整体态势感知能力,实现对异常用数行为的及时识别预警和告警处置,提炼出有效开展数据溯源工作的方法论,具备针对数据泄露的快速溯源定位手段,积极应对新形势下数据安全复杂局面,为“数字工行”建设保驾护航。

图1 安全监测溯源防护体系框架

 

二、“智能化识别、标准化采集、实时化入湖、自动化溯源”——四化合一,打造数据安全监测溯源完整体系

目前数据安全态势日趋复杂,数据泄露事件频发,监管部门对银行业数据安全要求进一步强化,亟需对标新的监管办法、技术环境与风险趋势,优化和完善数据安全体系,提升新态势下的数据安全保障水平。在“数据驱动安全”的安全技术框架下,工商银行聚焦打造更全面的数据安全监测溯源防护体系。依托大数据,通过数据安全网关、日志采集组件,获取统一标准的操作行为日志和留存敏感数据,作为管控和溯源的数据基础,建立针对疑似泄露数据的真实性核验和行为溯源能力,实现泄露数据的自动化溯源。

 

1.全方位智能敏感识别,立体化数据安全防护

针对包括姓名、证件号码、联系电话、住址、卡账号等各类敏感信息,建立智能识别模型和数据内容自动敏感识别能力。通过数据安全网关技术,实现基于流量监控的敏感数据实时识别并针对涉敏交易的当事人、发生时间、数据详细特征等进行提取和留存。

数据安全网关结构如图2所示,网关部署如图3所示。

图2 数据安全网关结构

图3 网关部署示意

 

2.统一日志采集标准手段,建立访问行为信息基线

管理先行,修订发布《数据生命周期安全技术规范》、《应用日志技术规范》等制度规范,统一涉敏操作行为日志和敏感数据格式记录标准,为开展数据安全监测、溯源等用数管控工作提供高质量的基础数据支撑。其次技术上建设适配Spring Boot等主流框架的公共构件,实现操作行为信息和敏感数据的自动化采集。确保当事人、发生时间、数据特征等关键信息按规范要求实时记录,为用数安全管控提供可靠基础。

日志采集组件如图4所示。 

 

图4 日志采集组件

 

3.构建日志实时入湖架构,打造安全监测标准模型

构建PB级敏感信息加工及存储机制,实现海量用数操作行为基础数据的长期保存,满足监管要求。通过实时数仓技术,建设“用数行为日志和敏感数据”的快速入湖能力,基于入湖基础数据创建数据安全统一视图,建设数据安全聚合层并提炼数据安全各类指标,满足共性和各业务系统特性的数据安全监控需求,形成数据安全管控的标准范式,建立34种用数异常监控模型,包括用户IP、域名应用数量、接口数量、敏感信息访问数量、风险分析事件数量、数据标签访问排名、条数和占比,风险事件级别分布,风险事件轨迹大屏展示等。

数据入湖流程如图5所示。 

 

图5 数据入湖流程示意

 

4.建成数据安全溯源机制,提升风险应对处置效能

结合业界先进溯源理念和我行管理要求,依托大数据、分布式搜索分析引擎等技术,构建PB级海量数据加工分析和小时级快速核验、检索、溯源手段(如图6所示),支撑6种客户敏感信息关键要素的单一或组合溯源,形成行之有效的数据安全溯源流程,配套落地自动化快速泄露样本真实性核验和灵活高效的溯源能力,通过数据相关属性的自动化分析,实现追踪泄露源头、明确泄露路径的目标,为有效应对数据安全事件,降低和消除风险与不良影响,开展事后追责处置工作提供体系化解决方案。提高数据排查的自动化程度和排查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图6 监测溯源架构

 

三、“全域监测、全链管控、精准溯源、体系应急”——四环联动,构建数据安全全生命周期防护生态

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持续完善数据防控能力,建成基于企业级数据安全技术平台的数据安全监测溯源防护体系,确保数据使用的安全合规和风险可控。

首先,实现数据安全整体态势感知能力,具备丰富的异常用数监测及实时处置能力,形成数据安全管控的标准范式,面向全行近千个存在个人客户信息暴露面风险的应用场景,提供了内容完备的用数行为统一视图,建设了实时的数据安全监测、预警、告警和自动处置的态势感知体系(如图7所示)。 

图7 数据安全态势感知概览

 

其次,打造数据安全技术平台支撑各用数场景的用数安全,实现事前可识别、事中可控制、事后可追溯地全链路管理。在多种用数场景使用,实现多种敏感数据类型的采集溯源拦截能力,采集业务接口、域名统计、行为风险预警、敏感信息量统计。数据安全态势感知详细数据如图8所示。

 

图8 数据安全态势感知详细数据

 

 

同时,在PB级海量数据中提供小时级的数据精确溯源能力,溯源能力赋能全行33个应用场景,1000+功能点。形成数据安全应急机制,从异常告警确认、安全事件确认、应急流程执行、告警处置、处置收尾等方面体系化、规范化应急处理流程。结合业界先进溯源理念和我行管理要求,形成行之有效的数据安全溯源“十步工艺法”(如图9所示),配套落地自动化泄露样本真实性核验和灵活的溯源能力,通过数据相关属性的自动化分析,实现精准追踪泄露源头、明确泄露路径的目标,为有效应对数据安全事件,降低和消除风险与不良影响,开展事后追责处置工作提供体系化解决方案,形成对泄露隐私等违法行为的强大震慑力量,保障工行上亿个人客户的信息安全。

图9溯源十步工艺法

 

四、总结与展望

数据安全是各行各业在社会生产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金融强国使命,全面落实“五化”转型:深化智能风控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现代化布局重塑服务生态,释放数字化动能培育新质生产力,依托多元结构增强服务实体效能,夯实生态化根基支撑高质量发展。未来将进一步强化战略引领与科技赋能协同,通过数字化平台打造“监-溯-防”一体化数据安全屏障,推动风险防控向主动预判转型,以数字技术重构金融安全格局,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切实履行国有大行统筹安全与发展责任,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金融核心力量。

-END-

前期精彩原创推荐(点击图片进入阅读):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是科技创新最好的时代,这是属于我们每个人最好的时代,关注“BanTech智库”,专注银行科技发展,探索无界金融生态!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