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转型的基本工作思路与原则
来源:BanTech智库
作者:中国银联技术部助理总工程师 徐静雯
敏捷转型是数字化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提质增效的重要方法,笔者根据亲身参与该项工作的经验积累,总结出如下三点基本工作思路与原则。这些思路和原则既是推进敏捷转型工作的最佳实践,也是避免工作人员由于理解上的歧义而进入工作误区的操作指南。
一、敏捷与稳定的统一,保障交付效能和交付质量的同步提升
“敏捷”来自英文“Agile”,而“敏捷”的中文释义是“反应迅速快捷”,由此非常容易让参与人员仅关注“快,即花费时间的多少,目前被称为效能”,特别是研发阶段的效能,并产生很多不理解。我就在讨论中经常被问到,“研发人员已经加班加点赶进度了,还要怎么快?”,而且还会被质疑,“质量如何保证?对于重要业务系统,在质量为重中之重的情况下,是不是敏捷方法并不适用?”基于这些疑问,我们开始也是设计了一个区分工作流程的工作矩阵,通过业务特点、行业要求、安全要求、市场要求等维度,定义以安全稳定为重的项目,执行稳态流程;以响应市场需求为重的项目,执行敏态流程。
我们在与一些同业交流时,也经常被问到,稳态和敏态的占比,多少比例合适,但是随着敏捷转型工作的深入,我们逐渐认识到“敏捷不仅仅要快”,同样也要“稳”和“质量”。
如何能够做到“敏”、“稳”、“高质量”三者的统一?我们通过数据分析对敏捷方法论做了进一步剖析。通过积累测算了自身数据,并调研了多家同类型单位,发现在人员规模和需求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单位研发效能持续稳定,基本无波动,且各单位也基本一致,差异不大,但是扩展来看,每个单位从需求提出到需求发布的全流程交付效能差异却较大。根据这个数据分析,我们首先得出敏捷转型工作的涉及范围——不应仅针对研发环节,而是应扩展到“需求从提出到发布的端到端全环节,即包含需求管理、研发管理和发布管理三阶段的全链条”。
再将全链条打开来看,我们不仅分析了每个阶段的自有效能,还分析了阶段之间的衔接效能。从单阶段数据分析来看,每个阶段的效能都较高,反而是各阶段之间的衔接效能偏低。我们第二步得出了敏捷转型工作的改进要点,即理顺工作流程,“避免等待的浪费”。
进一步分析衔接效能过低的问题,我们发现该问题主要源于信息的不对称和不透明,所以为了“避免等待的浪费”,我们第三步得出,需要配套一系列对齐大家信息与认知的工具,比如看板、站会、迭代计划会等,并最终形成了敏捷转型工作的第一个原则——“敏”与“稳”是辩证统一的。“敏”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减少环节之间等待的浪费,并通过信息与数据的透明对齐,打通每个环节之间的堵点,从而提升全环节的效能,并不是单纯求快而牺牲“稳”与“质量”,所以“敏”中有“稳”,“稳”中有“敏”。
二、节奏与数量的统一,保障交付效能与交付质量的持续稳定
基于前文提到的“避免等待的浪费”这个核心理念,会引申出一个“节奏”概念。在敏捷推进过程中,大家的聚焦点还是“快”,特别关注的也是研发段,所以研发段会以发版数量来衡量效率,例如针对某个系统一天一版本甚或一天几版本,但是这种操作实际评估下来,并没有对端到端的交付时效有所提升,为理解这个问题,我们来介绍“节奏”的概念。
在我们的项目中,我们选择不同的需求类型进行对比观察发现,推进节奏是非常重要的,有序推进才是敏捷的最佳状态。比如,一个项目如果需求段的需求不充沛,那么所有研发段、运营段都会等待;如果需求段的需求量太大,又会堆积在研发段,造成需求段、研发段与运营段的供给矛盾。这两种情况也都会带来沟通成本的上升。需求不充沛导致研发段等待时,研发人员会反复与需求人员沟通,询问后续需求准备情况;需求量太大导致研发段堆积时,需求人员也会反复和研发人员沟通,询问排期,讨论优先级,均变相增加了耗时。这就好比马路上的车行路况,车太少,路面空荡荡,浪费了道路资源;车太多,路面拥堵,不停碰上红灯,甚至碰到变道抢道的车辆,不仅影响后车,还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为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交管部门目前推出了“绿波路段”,只要全部车辆都保持在35-55码的速度,整条马路上的车流稳定,就可以全部不停顿地通过所有路口,所以并不是车速快通过的车辆就多。项目的理想状态也应如绿波路段,交付节奏要稳定、持续。版本太多,看上去研发段提速了,但运营段的工作量增加了,沟通成本上升,全环节的整体时效并没有提升,甚至还会下降,这就像绿波路段一样,我们是要顺畅通过所有路口,而不是一个路口。
无稳定节奏之所以会导致效率下降,基本是由“过度沟通”导致的,虽然敏捷强调沟通,但指的是有序沟通,不仅要避免跨环节的过度沟通,每个环节内部的过度沟通也应避免,比如发版一般都会涉及审批流程,如果版本个数增加,该流程也需要反复执行而干扰发版工作,实际也是一种浪费。基本上一个系统的版本差异不大,一些流程环节是可以合并的,所以稳定的节奏和合适的数量也是统一的,这也形成了我们的第二个工作原则——节奏稳定,“同频共振”。
同时,节奏的概念也能很好地解释“稳”与“敏”的统一,稳与敏只有管控要求的差异,而不是工作理念与方式的差异。对于强调“稳”的内容,可以拉长发版节奏;对于强调“敏”的内容,可以缩短发版节奏。
三、透明与标准化的统一,保障交付效能与交付质量的全程可控
敏捷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看板”工具,不少单位都通过全面推行“看板”来实现敏捷转型。“看板”的最大作用就是把工作中的各个状态透明化。供需矛盾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信息不透明引发的问题,需求人员很自然地想知道提出的需求进展到了哪个环节,当不知道的时候,难免焦虑。敏捷非常强调透明和数据的积累与分析,通过全面透明和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流程执行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在我们的项目中,我们也非常强调该点,但也发现“透明很难”。数据的积累需要时间,所以敏捷对现有工作的改进需要循序渐进,无法一蹴而就。而更重要的是,数据的积累要以标准化为基础。以需求维度为例,通过行业调研,我们发现各单位在端到端时效方面的差异比较大,比较关键的一个原因在于需求颗粒度的差异。所以,要想有度量的准确性,首先要构建数据采集的标准化。通常采集的不是一个数据,而是相互关联的体系数据。根据我们的项目经验,首先建议确定需要收集的数据项,其次确定每个数据项的统计口径,最后对于不同单位会有不同理解的数据项要给出标准化定义,比如需求颗粒度、需求拆分原则、工作量评估标准、版本颗粒度等,往往前两个工作是比较标准化的,有业界最佳实践参考,但是第三项工作一定要结合自己单位的特点设计,这一般是最困难的一步,但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一步。只有标准化了,才能数字化,然后才能工具化、智能化,并最终达到管理透明化。这也形成我们的第三个工作原则——数据要先标准化才能透明化,而数据的透明化才能对齐各环节信息,有效保证全环节的整体协同进展,实现敏捷转型目标。
综上,敏捷转型的实施效果需要正确理解敏捷思维体系,并逐步推进。同业交流的时候,经常会被问到怎么评价敏捷实施效果。根据我们的工作体会,这是一个长期过程,数据积累是重要一环,但数据积累是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数字化水平,不适合刚性评价,而是需要回归敏捷的本质来进行评价,即“以人为本”,是否给需求人员带来帮助,并使端到端全流程里的工作人员都体验到了有序衔接、有效沟通的工作价值,这才是最重要的。
(注:本文著作权属于原创作者所有,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本文观点或文字、图片的,应申请获得授权、注明来源。违反该声明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END-
前期精彩原创推荐(点击图片进入阅读):
这是科技创新最好的时代,这是属于我们每个人最好的时代,关注“BanTech智库”,专注银行科技发展,探索无界金融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