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Tech智库

【广东华兴银行首席信息官赵泽栋等】数字化产业金融新引擎:重塑银企关系,引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07-10

来源:BanTech智库

作者:广东华兴银行首席信息官 赵泽栋、广东华兴银行信息科技部总经理助理 谭柱钢、广东华兴银行信息科技部高级经理 罗旭

 

广

 

 
 

 

随着我国多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 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加强了金融精准服务供应链产业链完整稳定,促进经济良性循环和优化布局,有力推动金融扶持产业发展走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全新模式。一直以来,产业金融都是商业银行重点投入与创新发展的重要领域,随着国家《“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推出,更指出了数据要素将是助力产业金融发展之核心。在《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与《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中,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发展产业数字金融,积极支持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数字化的产业金融服务平台,围绕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和重要产业链,加强场景聚合、生态对接,实现“一站式”金融服务。

广东华兴银行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指引,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围绕特色产业客群,倾力打造数字化产业金融服务平台(以下简称“产融平台”),围绕特色产业场景生态,与客户共建了一套基于产业数据要素的新型合作模式,有效解决中小型实体客户群体普遍存在的画像数据匮乏、难以融资扩产等痛点问题。产融平台自2021年建设以来,已成功孵化应用于水产养殖、塑料化工、车险分期等细分产业,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一、数字化产业金融的理念

作为中小型城商行,我行多年深耕于产业金融领域,深刻洞察在服务产业客户群体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

1.产业经营模式的多元化

多元化产业模式对银行而言难以通过一套标准的金融服务产品适应所有客户需求,如何根据客户的场景快速定制一套数字化解决方案,灵活高效地构建一条“银行-核心企业-上下游客户”互联互通的生态链,是产业金融成功的核心能力。

 

2.产业数据样本和质量的多样性

不同产业客户群体在企业数字化建设方面往往具有较大差异,金融机构开展产业金融业务时往往需要面对各式各样的经营资料,如何将纷繁复杂的产业客户数据整理转化为符合银行业务要求的标准化数据,是数字化产业金融开展的难点。

 

3.下沉服务中心的成本较高

产业链上的客户往往具有“小而分散”的特点,金融机构在产业金融服务领域需要实现由“坐商”向“行商”的转型,积极走出去,下沉服务市场,与核心企业及其链上客户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一行一策”、“一户一策”的特色化经营模式。

为此,我行以“产业数据资产化、客户服务自助化、产业互联敏捷化、业务经营可视化”为建设理念,力求构建灵活高效的产业金融解决方案,有效提升产业金融业务质效。 

 

二、构建产业数据要素资产体系

数字化产业金融的核心能力在于对产业客户数据的数字化、自动化采集与整理,还原产业经营生态,形成有价值的数据资产,赋能金融服务输出。产融平台围绕着产业客户数据的“采、整、用”下功夫(如图1所示):

 

1.“采”,打造数字化的产业数据采集模式

平台使用API、区块链签名存证等技术,使用系统100%替代人工采集和录入的工作,实现了客户授权信息的线上化采集;我行采购相关产业的商业数据并通过平台进行汇总,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数据资源进行统一存储和计算,形成了一套“行内+行外”的产业数据资产体系。

 

2.“整”,构建自动化的数据整理流程

平台根据不同的产业客户和场景,设计出产业数据模型。对于所采集数据中的非结构化资料,通过整合OCR、NLP、RPA等人工智能技术,对信息进行自动化提取填充数据模型;平台使用多方外部数据,对数据模型中的信息进行交叉检核,确保资产的有效性、真实性。业务人员仅需在平台中对无法识别的部分进行补录和确认,大幅降低了资料处理的工作量。

 

3.“用”,发挥产业数据资产价值

通过建立产业数据集市,形成一套产业数据标准,能够快速应用于风险评级、额度测算等后续流程;有效累积的产业数据资产也为后续的贷后监控、客户营销等拓展业务场景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图1 产业金融服务平台数据流设计

 

三、流程与技术创新

产融平台采用多种金融科技新技术,实现了对传统产业金融业务模式的流程再造,以数字化重塑产业合作中的银企关系。

一是多渠道协同机制。大多数银行的供应链业务,往往需要通过线下资料采集,并结合柜面、企业网银等多个系统完成资料采集,操作极为繁琐,客户体验极为不好;传统的客户经理线下作业模式效率较低,导致中小行下沉服务中心拓展小微产业客户群体的成本居高不下。针对这些痛点,平台运用数字化手段与产业合作方实现系统互联互通,以“线上线下联动、远程移动一体”的多渠道协同模式,构建了“客户自助与他助相结合”的闭环服务机制。

二是构建产业数据资产。产业经营模式的多元化和数据样本的多样性,往往是大多数银行机构发展产业金融业务的痛点。平台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流程机器人等金融科技能力,对产业客户在生产、经营全生命周期的数据进行采集和整理;并针对特定产业构建数据模型,形成银行看得清、管得住的数字资产,突破以抵押为主的传统业务模式,有效解决产业链条“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降低风险管理成本。

三是数字化业务重塑。产业金融业务往往是多方协作的合作模式,在各合作方间建立数据共享的信任机制是业务开展的难点。平台在产业互联中根据不同产业的信息化水平情况,选择区块链和物联网技术,以“科技—金融—产业”三位一体的模式,运用金融科技能力改造或创新金融服务、业务流程甚至结算模式,助力银行下沉服务中心、金融服务回归实体经济。

四是全栈自主可控。作为我行“揭榜挂帅”项目,全面评估国产化技术与我行系统的适配性,产融平台先行先试,在硬件设施、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浏览器等多个层面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切实做到全栈技术自主可控和硬件供应链的安全可靠。 

 

四、应用价值与成效

我行在数字化基础能力建设和产业合作中,积极落实服务实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为普惠金融群体(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等)提供全流程线上化、差异化的金融产品服务。自平台上线以来,批量拓展产业链、供应链“小额分散”实体客群,从商流、物流、资金流等企业生产经营环节切入,以1个产业平台+N个链上客户的“1+N”运营模式,先后落地养殖产业、塑化产业、冷链行业、运输产业、车险产业及能源产业共六个产业金融场景,累计整理产业原始资料超过25万份,服务产业个体客户超过1500户,服务企业客户超过200户,累计投放产业融资近30亿元,业务规模有序平稳增长。数字化产业金融平台已成为我行金融科技驱动数字化转型发展、践行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动能。

近期,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中国人民银行、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决定在全国范围深化实施为期2年的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积极运用数字技术提高金融服务能力,推动涉农金融产品、服务渠道、业务流程数字化升级,建立完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塑造农村金融发展新优势,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广东华兴银行立足湾区,服务实体,将持续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加强金融科技建设,不断积累大模型、知识图谱等新技术在产业数据挖掘中的应用成效,以数字化产业金融服务平台为抓手,加大水产养殖、塑料化工、车险分期等产业的横向复制推广力度,不断探索落地新的细分产业生态,形成我行专属的“产业金融”服务品牌,更好地赋能乡村振兴,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END-

前期精彩原创推荐(点击图片进入阅读):

这是科技创新最好的时代,这是属于我们每个人最好的时代,关注“BanTech智库”,专注银行科技发展,探索无界金融生态!

 

 

收藏

BanTech智库

 

专注银行科技发展 探索无界金融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