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Tech智库

【中国银行软件中心(深圳)总经理 朱军】自主可控金融核芯 助力全球化发展战略——中国银行海外分布式核心项目建设实践

2024-05-10

来源:BanTech智库

作者:中国银行软件中心(深圳)总经理  朱军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打好关键技术核心攻坚战。国际上,海外金融行业的监管要求日趋收紧,如印尼、智利、土耳其等国家均提出外资金融机构IT系统必须部署在本地,逾期未达标者将限制业务开展,甚至吊销执照。中国银行作为海外分支机构最多、海外经营历史最悠久、国际化和多元化程度最高的中资银行,为积极应对国内外形势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新发展格局,服从国家信息安全战略,在中国人民银行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聚焦核心银行未来服务能力,主动布局,自2018年全面开启核心银行系统自主可控技术攻坚战。以核心银行系统作为自主可控的突破口,精准把握移动互联网与X86等前沿科技发展脉络,不断融合新技术赋能,打造自主可控金融核芯,构建安全可靠的信息技术体系,从而全面推动实现海外IT建设跨越式发展,提升海外金融服务效能。为此,基于分布式技术的新一代核心银行系统应运而生。

 

 

                       一、海外分布式核心架构原理

中国银行海外分布式核心银行系统基于微服务设计理念,采用分布式体系架构,实现对科技架构自上而下的自主把控,取得了大型银行主机系统转型的重大突破。

在系统架构上,中国银行海外分布式核心银行系统保持海外整体产品架构不变,用分布式核心系统替换原主机核心系统(如图1所示),实施高难度“心脏替换手术”,避免体系化调整带来的高昂成本。对外仅调整连接方式、通讯协议及码制,对内采用领域驱动设计,进行微服务建模,使系统内逻辑分工更加清晰合理,提升系统快速应对变化的能力。

图1 中国银行海外整体产品架构

 

在部署策略上,系统采用分布式部署方式,在网关服务、联机服务、批量服务等方面应用微服务设计(如图2所示),适配多种分布式协调器和消息中间件,在实现服务注册和发现的同时,提供柔性事务解决框架,数据持久化可灵活适配国产化数据库和商用关系型数据库。自研终端管理(ATS)组件用于服务监控和管理,可对接多种日志监控平台。所有服务采用集群部署模式,支持同城双活部署,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图2 中国银行海外分布式核心部署策略

 

 

                       二、金融新核芯技术创新成就

中国银行海外分布式核心银行系统通过数据分片化、服务单元化、同城双活、分布式缓存、联机批量分离、异步消息组件、分布式事务框架,解决了高可用、高性能、数据一致性三大分布式技术难题;通过微服务设计、应用兼容性设计、服务连续性设计,创新三个分布式应用设计,提升系统全球化、综合化服务能力;通过敏捷测试能力、DevOps能力和分布式运维能力建设,提升三项快速交付能力,强化IT敏捷实施,实现对业务发展、产品创新、市场变化的敏捷反应。同时系统重构了原主机核心系统,实现存款、贷款、支付、借记卡、客户信息、公共会计等全业务领域下移,使之具备了端到端国产化软件应用及上云能力。

 

1.解决三大分布式技术难题

系统采用弹性伸缩的服务单元化、数据分片化策略,灵活适应不同地区业务体量差异发展要求,实现资源集约化管理;通过采用AA双活模式,使用域名服务器实现机房之间的轮询负载,有效减少数据恢复时间,将周边系统影响降到最低,解决同城双活难题。夯实了系统高可用的架构基石。满足全球化、差异化的发展需要。

系统使用多级缓存策略,并规范化缓存管理,实现缓存灵活配置,保障缓存数据同步更新,从而解决分布式缓存难题,提高系统吞吐量和服务性能;通过异步消息组件提升异步消息可靠性和并发处理能力,实现系统资源削峰填谷。有效地解决了分布式系统高性能难题,保障了系统高吞吐、低延时的高效响应能力。

系统基于SAGA理论,通过精心设计的分布式事务管理框架,自研服务编排调度引擎,支持异步调用、向前重试、向后冲正、幂等、防悬挂等功能,解决了核心银行系统复杂金融交易场景的数据强一致性要求。

 

2.创新三个分布式应用设计

(1)创新核心系统设计方法

系统综合运用垂直分解业务、横向提取公共功能的应用拆分手段,采用DDD(领域驱动设计)方法,进行微服务建模,将单体应用拆分为多个高内聚低耦合的小型服务,从而合理划分领域服务,使领域模型具备了清晰的边界,降低系统耦合度,又通过公共机制形成统一整体,从应用结构上提升系统快速应对变化的能力。

(2)创新应用兼容性设计

系统通过适配层提供组包、多种消息队列、国产化数据库和商用关系型数据库、多类缓存的统一适配,适应海外不同的软硬件环境,快速满足中国银行全球化发展战略。

(3)创新服务连续性设计

系统通过数据同步和自动补偿机制,提供不间断的联机服务能力。实现无场景限制、无应用侵入、无跨日切换窗口的全球化7×24小时不间断无缝服务解决方案。

 

3.提升三项快速交付能力

项目引入敏捷测试理念,深度剖析分布式微服务系统测试难点,通过单元测试、服务内测试、服务间测试、接口测试、场景测试,并辅以工具和平台,打造立体化敏捷测试体系,解决分布式微服务系统测试难点,打造立体化敏捷测试体系,显著降低测试复杂度,大幅提高测试效率和测试质量,提升分布式核心的快速交付能力。

项目通过打造企业级DevOps云平台,实现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管理。集变更可控、服务自助、质量内建等能力于一身,打通开发、测试、运维全流程,赋能敏捷迭代和数字化转型,实现快速响应业务发展的目标。

项目采用自建的终端管理(ATS)组件作为系统分布式监控的利器。在系统管理上,ATS组件不仅能够实现分布式服务的启停和监控,还可以实现应用参数和的缓存的统一查阅以及和更新,既适应本地化轻量级部署,又能与云平台有机结合,提升分布式快速运维能力。

 

 

                    三、持续提升全球一体化服务能力

在经济效益上,中国银行以海外分布式核心银行系统建设为契机,探索关键应用系统自主可控的国产化之路,敏捷反应和快速交付能力进一步提升,全球一体化IT体系建设成本显著降低,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共诞生专利申请158项、分布式技术研究专题42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同步应用于客户信息治理、票据和印鉴识别等业务场景,提升我行金融业务对客服务能力。

在社会效益上,海外分布式核心银行系统在雅加达分行成功投产,助力雅加达分行成为印尼第一家完成数据中心回迁的外资银行,得到当地监管高度认可。分行业绩常年位列印尼外资银行第一名,官方评级提升,并获评“最佳外资银行”,跨入当地主流银行之列。目前,中国银行海外分布式核心银行系统已先后完成印尼、瑞士、爱尔兰三家海外机构投产,并将继续紧密围绕全球一体化战略布局,持续向其他海外机构推广。

在战略效益上,中国银行在全球大型银行中率先完成了核心系统全业务领域的下移,实现了大型银行主机系统转型的重大突破,是金融架构转型的先行者和探索者,为同业自主可控建设提供了可借鉴可落地的“中行方案”,荣获2020年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奖一等奖”。同时,显著提升了中国银行应对各国监管的敏捷反应能力,为中国版金融业核心系统解决方案走出去做出了积极贡献,更为服务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展望未来,中国银行将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坚决打赢金融机构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攻坚战,奋力将我行建设成为全球一流现代银行集团! 

 

注:本文于2022年2月8日刊发于微信公众号“BanTech智库”

-END-

        这是科技创新最好的时代,这是属于我们每个人最好的时代,关注“BanTech智库”,专注银行科技发展,探索无界金融生态!
 

相关精彩推荐(点击图片进入阅读):

收藏

BanTech智库

 

专注银行科技发展 探索无界金融生态